Page 1 of 1

二次加工:兼容性还是过度性?

Posted: Thu Apr 17, 2025 8:33 am
by sumaia45
法案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允许出于与最初收集目的兼容的目的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表面上看,这似乎合理——允许以有利于控制者和数据主体的方式灵活地使用数据。然而,“兼容”的标准却有些模糊。


该法案列出了几种可视为兼容二次处理的情况,例如保护切身利益、保护弱势群体或履行纳税义务。这些看似合理的例外情况,但关键问题在于可能出现过度扩张的情况。一旦因某些原因允许二次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例外情况的清单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滑坡效应。如果不严格限制二次处理,我们可能会将 vnpay 数据库 人数据的重新利用常态化,而这种重新利用的方式是个人在最初提供数据时从未想过或预料到的。这可能会削弱人们对数据控制者的信任,导致个人在分享个人信息时更加犹豫。

自动化决策:保障措施还是漏洞?
该法案引入了对自动化决策的要求,特别是在决策对个人具有重大法律或类似重要影响的情况下。虽然这是朝着应对人工智能和算法在决策中日益增强的作用迈出的积极一步,但该法案对某些决策的豁免引发了担忧。


具体而言,该法案允许在涉及公共安全、预防犯罪和国家安全的案件中给予豁免。虽然这些豁免可能合理,但它们也带来了潜在的漏洞,使组织机构可以在没有适当监督的情况下依赖自动化决策。对重大决策的保障措施,例如允许个人请求人工干预或对决策提出异议,值得称赞,但豁免可能会削弱这些保护措施。


我认为,引入自动化决策标准早就应该了,但该法案的豁免条款可能会造成一个双层体系——受某些类型决策影响的个人获得的保护比其他个人更少。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自动化系统日益不信任,尤其是在执法或公共安全等敏感领域。